由被企鹅号搁浅的黎明计划说开去
2021-11-29 12:29:29
  • 0
  • 0
  • 0
  • 0

最近这些日子,一直在制造热搜却很难弄出个像样子热搜的腾讯,自己却上了热搜——具体点,就是“企鹅号黎明计划”被腾讯关停:“11月17日上午,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发布致歉公告称,决定终止“黎明计划”项目,并向创作者们致歉。但事情并未结束,在B站、微博以及抖音上,这起事件仍在沸腾。”

内容援引自虎嗅资讯TMT新观察

这件事,表面看来似乎是内容创作者受了欺负,腾讯快刀斩乱麻却把“计划”给关停了,激起潜伏的矛盾是大家长久以来对于平台垄断性话语权的隐忍——忍耐的最后竟然是灭亡,于是这次就在沉默中爆发了。横竖都是死,反正已经都要死了,为什么不能壮烈一点!

实际上,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只是关停了“黎明计划”,受影响的只是准备要扶持项目的“创作者”,而这些创作者属于MCN机构所“引进的站外创作者”。

怎么理解这件事呢?简单来说,就是腾讯想要“扶持”视频创作者多生产内容,却被掮客们(MCN机构)吞了本金薅羊毛,于是不得不叫停。当然,这也只是表面上看来,如此而已。

据说,“黎明计划”的初衷是,在得到创作者的授权前提下,鼓励MCN机构邀请创作者入驻并帮助创作者运营,让创作者在腾讯各内容平台获得收益。

这个初衷,无论是从理论,还是运作的可行性上,都不具备说服力。其兴也勃,其亡也忽,就是这一荒谬行径的最好注脚。

我自己在内容开放平台其实已经很久了

因为腾讯本身就是提供给创作者的一个展示平台,为什么还要让MCN机构这种中间商从中作梗?是腾讯自己没有办法吸引更多创作者,还是创作者不能自己进驻腾讯的展示平台……很显然这两者都不是。我不想将问题肤浅地搁置在责任范畴上,毕竟很明显所有人都明白是MCN机构薅了羊毛,为什么大家的目光和中指都竖向企鹅。况且无论是创作者作品出现“问题”(不符合相关政策的审核给予违规下架),还是利益分配方式行不通,最终要付出代价的都是提供平台的腾讯。企图将责任包袱甩给中间商?当相关部门处罚企鹅时,腾讯再加码中间商MCN机构——这种思维逻辑显然是不可能的。那么,让MCN机构搭桥创作者的意义何在?

门道,还是出在“运营”这种最难运营的方式上。

腾讯有属于自己的影视机构,也是内容创作者,但这不属于我们所要探讨的主题范畴。我们所要分析的是有没有更加合理有效地运营其他创作者的问题及办法。

作为展示平台,企鹅需要笼络创作者,能够生产出海量优质内容时,就会吸引大家持续性围观——也就是客源和流量,流量是流媒变现能力的标尺。简单点来说,提供的内容既好又多,就容易吸引观众,不光是缴费会员增多,广告价位也能抬上去。

道理很容易想明白,大家都懂,可问题是:从哪里找来这些能够创作出优秀作品的创作者?

毕竟作品也是产品,摆上平台成为商品,掏钱就可以。但是好作品才能产生效益,烂作品就像垃圾不仅抢占空间,还浪费资源。那么作为平台的企鹅号,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怎样给钱才能买到产生效益的好作品,更重要的是由“谁”来做(即具体的执行办法,所以他们想到了黎明计划:这种典型的一拍屁股就决定的懒人思路最终被打脸,堪比猪头们“屁股决定脑袋”颁布的各种荒谬政策般,为众人徒添笑柄)……

所有人都会想到“拿出资金成立一个部门”专门来做这种“让创作者在腾讯各内容平台获得收益”——企鹅自己没有想到这个吗?肯定不是的,也许腾讯本身就有这种机构,可能还不少,只不过“运营”不得力,大约想要突破,另辟蹊径却一脚踩空而已。

我相信大家还对一件事记忆犹新:半个月前,传出并证实那个每出综艺露脸就把“我是来选演员”的视频制片人张萌涉嫌违法被抓……物必先腐而后虫生,感觉腾讯已经被类似的蛀虫快掏空,不得已开始着手内部肃整了。

大家有没有想过,当年气势恢弘的天涯社区,为何一下子就垮掉了?就算时代抛弃它之前不曾打声招呼,站在风口上的时候,天涯的掌舵者是否意识到危机的潜伏所在之处?

天涯社区所遭遇的豆瓣和知乎也同样面临,可人家是如何挺过来的?(千万不要提人才流失,人才的流失也是平台留不住人才啊!)

而我,只想提及许多年以前亲历过的一件小事:某种机缘,参与了一个拿现在话说就是线下聚会的活动,席间有被吹捧恭维却毫不遮掩的人,好奇之下才得知是天涯某板块里小小的版主(不是知名板块,也不是正式版主,就是负责部分内容很小的那种)。在此前我一直不明白“这种辛劳也没有工资纯属义务劳动的志愿者行为”,为何会有那么多人拼了命地去抢……因为他们有权限,置顶或删帖都能轻易变现。

在面临权力、规则与变通,还有可塑型人际关系拓展【这是我自己创造的名词:无论是企业内部拉帮结派的小圈子,还是线下组织形成经济规模等总之有不断浸润延伸效应的,都包含在内】的时候,有利可图时,就很有可能变成想方设法去钻空子的另一套生存秩序。

腾讯能够持续成长,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良性产能企业,怎么会不为此作出反应?可是搁置“黎明计划”肯定也不是个好办法,毕竟在互联网时代松懈/不努力,分分钟可能就会被淘汰出局——就算不提雅虎、搜狐、天涯社区这样的例子,单就影视圈里Netflix,Disney+,Amazon等守候围猎,还有苹果TV也在虎视眈眈……大家都在拼命,杀出重围,希望活下去呀!

假如,让我来运营黎明计划类似职能,执行方案或许会是这样的:

以收获优质作品为目标,争取培育出更多的优秀创作者。

部门有基础性和鼓励性奖池资金为支撑点,然后通过绩效奖金来激励部门员工发掘“优质作品”和探索“优秀创作者”。可以理解为这个部门的存在,是为了维护和开拓企鹅号进驻的创作者,需要大家共同打造精品内容。

部门负责人之下,至少设立三个小组(要形成内部竞赛氛围),每位小组长对自己的组员和小组业绩负责;由每组的成员搜寻、遴选优秀作品——作品肯定是由创作者完成的,也就是发掘/培育创作者了。决定本部门所有人员报酬的是他们各自的绩效(管理层和员工之间的业绩提成分配方式,可以参考保险公司对他们业务员采用的办法),这个是关键。

因为最基本的道理在于:不管怎么玩,本质都是钱与优秀作品的交易。

首先,创作者的作品都是待价而沽,谁给的钱多就“卖给”谁(平台的签约方式要有规矩,不能短视,更不能有借人家还不懂就占人家便宜这种想法)。至于怎么给,流媒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就是以点击率为准绳……就好比院线电影用票房来衡量,虽然不科学,可这是顾客们的选择。

所以说大平台找不到创作者这种说法是荒谬的,原因是互联网的窗口始终开放,找不到好作品只能说明给你工作的员工没有尽心尽力,不拿你的职位当回事。当绩效和收益挂钩,一个有能力和摸鱼的员工收益,能者多劳且多劳多得,将会有云泥之别。

收悉好作品的方式是要提供方便透明的通道,就像是当年纸媒为王的那个时代:编辑遴选投稿的模式。而防止“看走眼”这种状况出现的方式,就是每个编辑都可以浏览同事放弃的作品,并且有复活这个作品的权利。。。

为何如此设置?时至今日,我一直不理解那些当年曾将《平凡的世界》退稿编辑,有什么颜面为自己的有眼无珠找借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取得巨大成就的一部作品已用现实疯狂打脸,还敢如此地厚颜无耻找抽,你的良心不会痛吗?

设立一个纠错机制和推荐权限相关联的平衡法则,旨在合理、有效地把控这些员工们的操作手法。其实,说白了这个部门的重点,能够创造效益、走向光明,还是一手遮天、导致溃败,最终结果就取决于这些“编辑”的成就。

啊啊哈!蓦然抬头,发觉窗外漆黑一片,这夜幕低垂,早已暗无天日,而我还没睡,就开始做起梦来啦!

虽然一直在规避“MCN机构”这个话题,但是黎明计划的筹备和运营者并不傻,只不过手段太嫩,偷鸡不成反蚀把米。

企鹅想通过MCN机构为自己拉人头抬轿子,上排面充数——从表面看来,大致如此。实则,大家都会有一套心知肚明的规则程序,只不过最后的牌没有按套路出而已。

企鹅平台不只是靠流量换算效益的广告赚钱,他们也能通过置顶、推荐和排名等方式获取收益。你以为李佳琦、薇雅和李子柒们是凭什么一枝独秀、日进斗金的?没有了身后MCN机构的包装运营,他们很快也会变得什么都不是。制造话题“买热搜”,就是其中的一个经营方式……

通过打造形象,树立招牌,MCN机构手中的“王牌”,能够带来丰厚的效益。大家想想一个顶级流量个人年收益,就能倒推出这里面的利益关系,恐怕油水歪腻得比地沟油利润还要客观。

既然有这么一个套路模式,黎明计划为什么就不灵了呢?这其中的因素就多了去,譬如:主持黎明计划的运营者本身就不够能力,还有企鹅高估了自己的江湖地位,再就是MCN机构的能量实在是太大了……

MCN机构作为掮客,以中间商的角色介入其中,目的并不是为了好玩,更不可能是去做的公益,他们投入真金白银是要赚钱——至于从创作者那里赚,还是从平台那里赚,或者两边都赚,是由哪里能赚/好赚所决定的。哪里有利可图,资本的触觉就会伸向那里,黎明计划就为此做了一个很好的注脚。

腾讯的确是流媒社交活动的王者,虽然有实力也有地位,但是企鹅依然高估了自己的影响力。实际上,作为顶级视频平台爱腾优(爱奇艺/腾讯/优酷)这几年混得并不好,业绩年年亏损,给站在风口上的短视频平台抖音和快手甩了好几条街。

没有盈利的业绩,自然得不到投资者的青睐。虽说视频行业近景堪忧,但长期看好,于是并不妨碍融资通道——渠道,只不过问题是,资本垂青哪家罢了。

企鹅这家企业,这些年在视频圈子/影视行业/文化领域究竟做出了什么名堂?既没有打造出众所周知的顶流,也没有经营出使人敬仰的项目/品牌,至于口碑,甚至偏向负面居多,喧嚣尘上,令人作呕。风评如此,人家MCN机构凭什么看好你?

再说了,这些那些也只是国内小圈子里的暴风雨激斗而已。现在这个互联网时代,能够引发风暴的并不局限于区域……奈飞还没有被引进,可并不妨碍人家出品的《鱿鱼游戏》在国内风行!

平台还行,项目一般,要想玩好这张牌就要开动脑筋,挖掘特色,勤恳耕耘才有可能运筹帷幄。而今还幻想靠着大树好乘凉,仅凭一手遮天就能呼风唤雨的时代早过去了。

你以为,你是谁!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