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终于见到了胡杰,在知无知独立电影论坛,一个围绕他的纪录片作品主题分享会上。借用张大哥(老虎庙)的话说,就是“两小时了解胡杰”!
像我这种后知后觉的纪录片小白,最先听到胡杰的名字,是因阳光卫视曾经举办过的纪录片大赛。那次胡杰带着他的作品《寻找林#昭的灵魂》,在众多影片中脱颖而出,引起广泛关注,甚至为中国的独立纪录片带来了极大影响。
至少,严重地影响了我:原来这就是纪录片,一个人也可以做纪录片电影,在见证历史的同时,还能为这个社会带来极具真实的宝贵价值……简直太有意思了!
胡杰导演的纪录片制作谨慎且内涵深刻,由于时间所限,我们在现场也只能是浮光掠影地感受一下,他的作品魅力。
一次偶然的机会,胡杰在山东平原上遇见了云南彝族女生罗小佳。大约是因为一件什么意外的事情,胡杰帮助了她——罗小佳特别感激,然后就对胡杰郑重承诺,等到下次能够再见面的时候,我为你唱歌。
原本无足挂齿的小事,但是胡杰在那一瞬间感受到了罗小佳特别的真诚和单纯,这就有了后来的《平原上的山歌》。跟着罗小佳回到阔别十年的云南老家,在那个备受贫穷困扰的地方,胡杰去集市上买了半只猪回来和罗小佳给全村人包饺子……
胡杰说,在去罗小佳家里的时候,有一段特别窄的山路,远远地过来一位妇女,和罗小佳只能侧身、擦肩而过——等罗小佳回到家里的时候,那位妇女又转身回来,然后两个人相拥而泣,抱着痛哭了很久,原来那位妇女就是罗小佳的母亲。
途中相遇的时候,胡杰并没有拍下来,谁能意识到那个貌似二人素不相识的情景,竟然是母女十年之后的首次重逢?其实,罗小佳是在十七岁那年被拐卖到山东,因为她的家乡实在是太贫苦了(虽然云南那地方一年四季都在田地里劳作,可收获的粮食连最基本的温饱都难以解决),否则又有谁愿意想象着会有一条出路而“卖出”自己的孩子呢?
在罗小佳离开山东的时候,他的丈夫甚至都做好了她将不会再回来的打算,因此提出的条件是:你可以回去,孩子必须留下来。
最后,罗小佳在十年里曾想念过无数次的家乡只待了一个月时间,还是回到丈夫的身边。
罗小佳的歌声是否真的像胡杰导演描述得那样美妙,我不知道。但是看《麦地冲的歌声》中几个片段,一部关于苗族山村里的传#教故事,她们那种纯净空灵的歌声,真的犹如“天籁之音”。
转过头来看,罗小佳如何被拐卖去山东的?在那时,还真形成了产业链:由一个先前走出来的姑娘介绍其他姐妹们给周围的人,直到“利益”相关人员参与——他们究竟是人贩子,还是媒婆,界限似乎模糊了起来。
胡杰说,那时候就想拍摄这个,结果他们以为“我要娶媳妇”,于是招引来许多人,最后他选定了一个,后来就形成了作品《媒婆》。
生活中苦难的沉重,绝不是坐在大都市格子间里面就能够想象得出来的。
早在1996年,胡杰就蹲守于祁连山区中的小煤矿里,跟着那些背一趟需要半个多小时,每天挑30多担,每月挣500元浑身黝黑的矿工,去见证他们所“幻想的美好生活”,那就是《远山》。
胡杰说他还见过很久以前有个外国人拍小煤窑矿工的老照片,同一百年后《远山》里的他们相比,几乎没有改变,除了眼睛里所缺乏的明亮。一百年前,挖煤的人们眼里闪烁着光亮,是因为蕴含着对生活的热情与希望;后来的人们,只剩下绝望和麻木……
有些事,就算过去很多年,似乎也不会有任何改变。譬如,他和艾晓明合作过的《阴﹟道独白:幕后故事》——就算是在女权主义有所扩张的今天,人们对于女性相关的很多话题和认知,几乎与之前没有什么变化。
然,有些变化的,就是人们对某个时期价值观念的转变。像是在《文#革宣#传画》里面,那个画了《毛主席去安源》作者刘春华,个人反思后的观点和具有魔幻人生的跌宕起伏,转折点都是一转再转……在这部纪录片里面,胡杰把与那个时期宣#传画相关的各色人等都访问到了,将各自陈述观点,一一呈现在观众眼前。
印象至深的一位外国女学者评论说,任何一种由上自下的传达,至多只到县一级就该结束了,但是这种版面宣#传画,以喊口号的形式,很直白地将领#导者的意志深入彻底地灌输给那些不识字的人……拿现在的话说,这难道不是一波神操作?
人们在那种极#左#思想的引导下,潮流涌动,会引起什么样的冲动后果?
《我虽死去》记录了文#革初期,第一位被学生们打死的校长卞仲耘的身后事,当王晶垚(卞仲耘的丈夫)拿出那些有关她的照片和遗物——珍藏多年,甚至从未对人提及,第一次在纪录片导演胡杰面前,颤抖展开。。。
胡杰说,刚开始接触的时候,老人防备心很重,甚至还叫过来一位熟悉的朋友,指着他问“这个人,是不是胡杰。”
他是胡杰,朋友说。
从南京到北京,连续的许多次专程往返,胡杰用自己的诚意让老人相信,并且完成《我虽死去》,是对那个时代一次最为深刻的反思……
私下里,我很不解地请教谌洪果老师,点评中提到“我们年轻时都会有点偏左”是什么意思。谌老师说,因为有激情,冲动就想改变世界。
这个世界,有股邪恶的力量总是在伺机而动,张牙舞爪,人们稍有不慎便会跌落陷阱布局,给自己和社会造成恶劣影响。年轻人充满激情,却缺少人生经验,因此难免会犯错。避免那些严峻地悲剧性错误的再次发生,就需要真实地面对过错,做出深刻的反思,令到后来的人警惕……或许,这便是纪录片所反映的真实意义所在。
思想萌芽,身姿曼舞,正是一代代的先驱者,以果敢与无畏的勇气,为我们趟出一条康庄大道。胡杰导演,张大哥和许许多多从事纪录片的独立制片人,他们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经验,能够在错综复杂的现实迷雾中寻找真相,并且不遗馀力地提携、指导纪录片新生代,制作出更多更好的纪录片作品。
点击“阅读原文”,观看现场纪实短片(第三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