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投资:成就梦想
2021-07-16 13:25:38
  • 0
  • 0
  • 0
  • 0

计划中,还有不足半个月,我人生中的首部电影就要开机拍摄了。临近交战,却发现原先自以为很难协作的人事,却能够在三言两语之间,一点就通,达成共识。反倒是那些根本就不在计较范畴之内的,居然出了些幺蛾子。

于此忽然,就想通这件事:当年齐白石突发奇想,用画出来的一颗大白菜去换老农一板车白菜,惨遭讥讽……初想觉得老农傻,毕竟有点头脑的都知道齐白石那张画足以抵得上老农全副身家的好多倍,一板车白菜算个啥?后来觉得,对于一个一辈子都在将谋生作为人生追求的人来说,期翼他懂得生活与艺术价值的要求是不是过分了?再后来想想,这个世界上谁都不傻,老农或许还是个高手,当他拒绝齐白石之后,自己就成为这个传奇故事里的主人翁——要是从我自己的角度来说,老农或许还很年轻,因为年轻就以为自己有傲慢的资本。

回想自己的人生,这一路走来,曾经也很张狂地拒绝过人家的善意。到了今天才知道,机不可失的背后,是时不再来;或许还昭示着一条通往某处捷径的大门,永久关闭。

也只有经历过才明白,由于当时自己的无知选择,放弃了一次能够改变命运的机会……像这种事,除了当事人之外,任何人想来都会觉得十分荒谬,必然也不能成为日后吹嘘的资本。毕竟,那得有多愚蠢才能大言不惭地说出口,更何况即便是说出来还要有人肯相信才行啊!

话说回来,连大名鼎鼎的齐白石都有被嫌弃的时候,像我这种寂寂无名的家伙,遭遇个拒绝算什么,又有啥好计较的,还非得写些文字来吐槽?

其实,我很明白自己能够有“这种遭遇”,最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由于资金不足。所以,我其实是想为自己的电影“找投资”。

投资电影

生产电影这种工业化艺术产品,距离普通人的生活其实非常遥远。

不要说普通人接触参与电影制作的机会,就是专职的电影导演,一辈子能够拍摄几部电影?更不要说投资电影,这种机会的大门,敞开期十分短暂。因为电影数量本身就很有限数,况且大多数人还不容易接触到这个行当。

对于我的这部电影而言,似乎不存在专业性投资。因为缺乏圈子里的人脉,用另外一种说法就是“人家凭什么投钱给我拍电影”——翻译开来就是:想要自己的剧本和摄制拥有绝对自主权,关键又不想被别人染指,还指望获得资本的垂青?

因为目前只在自己的交际圈中寻找资金,所以对于投资我会做出“保底分红”的承诺。即:您拿钱支持我拍电影,将来我会在电影上映的收益所得中“按比分红”。就算很不走运,电影最终亏本,也会偿还您当初的本金。

我把这个叫作:不能让投资我电影的人亏本。

拍电影本身,或许就可以赚钱。例如带资入组,这是好听点的说法,其实也就是卖角色——许多人为了得到一部戏中的某个角色,会为这部戏进行“投资”。当然,这和戏与角色内容,以及导演等阵容有很大关系……也是由于如此类似的种种因素,导致电影这个行业、市场和行情非常之混乱,甚至可以说很多人根本就不是为了拍电影而拍电影的(内幕重重,我也只能点到为止)。

因为是自己的第一部电影,我没有胆/也没有机会这么搞。

另外,电影还有一个变现的办法,就是在无伤大雅的情况下植入软/硬广。


https://v.qq.com/x/page/z32560113el.html


以试镜小侄女的这个短片为例,其中就出现了很多广告机会:吃的喝的店面logo背景音等等,只要是生活,方方面面都能够接触到“商业元素”。

电影投资的最大魅力在于“一次性投资,永久性受益”。这是缘于电影作品一旦创作出来,投放市场之后,电影中呈现的元素就会永远存在。哪怕是过了几百年,当初投资者的厂家可能早就结业倒闭了,却依然能够看到它的品牌效应在传播。

我也希望得到这种“交易”(对拍电影来说其本质就是给钱做广告,一次性买卖),但是自己有红线不能碰:所有的烟、酒、奶制品以及肉类和低劣的思想体系等东西。简而言之,凡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律不行(包括身体和思想两方面的),因为它们与我想要做这件事的初衷和精神是背道而驰的。

至于如何判断,最终只按照我的价值观。也许不科学,更谈不上严谨,向人伸手要钱,还这么多门门道道——可也没办法,我要对自己负责。

这个话题,好像要就此不欢而散了。

那些电影

郝杰导演在《我的青春期》里说“有的人三万块钱就拍电影了”,可能就是指宁浩拍的《香火》。

《香火》就是一部小成本电影,尽管画面和剪辑粗粝,可艺术水准很高。它是宁浩导演的首部电影,由此开始,才有了后来的《疯狂的石头》、《无人区》、《疯狂外星人》等作品。

郝杰本人的首部电影《光棍儿》,也是个花了三十万的“小投资”。随即特意追查了一下,宁浩拍《香火》并没有找到投资,而是动用自己全部积蓄,十几万在2003年以前也不算个小数目

(我猜他开销大多是用于租赁设备和购买胶卷了)。大约,根本就不会有人只用三万块钱就可以拍出一部电影来。然而郝杰是有资格这么调侃的,毕竟他曾经以并不算高昂的成本拍出了高水准的好电影《美姐》。

拍电影为什么很花钱?因为一个普通的小剧组,摄影、灯光、录音、道具、美术等算上剧务后勤,拍摄团队往往都在三十人以上,光是每天的吃住行都要一大笔开销。电影这种烧钱的玩意,不只是前期准备和拍摄过程烧钱。电影拍完之后,还有更多的问题:后期制作,海外节展申报,院线及流媒体发行渠道,宣传营销策略……在不停地煨钱之后,投放市场或许才会有个好收益。

就算是摸爬滚打混圈多年,自身早已功成名就,想要简单地拍个电影,也没那么容易。据说,周星驰当年想要开始筹拍真正属于自己的电影作品,全香港也只有寰宇老板林小明投了四千万,这才有了《少林足球》,随后也就正式开启了一个完全属于周星驰导演风格作品的电影时代。

而我个人,一直都超喜欢周星驰的《大内密探零零发》,领衔主演再加上参与编剧、联合执导,星爷深刻的内涵才华由此崭露头角、风光无限。

实际上,并不是每一部电影都能赚钱。就算是有号称“票房保障”的大导演加明星等精准算法,也无法保证。用圈内话的说法,就是“流量+大IP+大投资,扑街的作品也很多”。为了一部电影,很多人都会赌上自己的身家性命……有人会赚得盆满钵溢,有人会输得彻底,这就是电影投资的魅力所在吗?当然,不。

电影投资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考验直觉与眼力的“押宝”,因为“影视产业的保障就是信息会全部公开,所有的数据都是透明化的。”投资电影只需要了解最简单的基本规则,现照搬如下:

国内电影一般采取的分账模式基本是:影片收入的3.3%用于缴纳特别营业税,影片收入的5%用于电影事业专项资金,剩余的约91.7%的部分可视为影片的分账票房。分账票房中,电影院及院线抽57%~59%,通常院线7%,影院50%。中影全资子公司中影数字电影发展(北京)有限公司因上个世纪出资完成了全国数字放映机的设备升级,所以会征缴1%~3%作为发行代理费。电影制片方和发行方可分得分账票房剩余的40%~42%的份额。一般发行方会向出品方收取分账票房的2~6%作为发行代理费,制作方最后到手的为分账票房的38%~40%。

以《你好,李焕英》的票房计算,其服务费高达4.66亿。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该片分账票房为49.46亿,其中影院拿最大头,分成占比52.27%份额,约25.85亿;片方能拿到39.24%的分账比例,约合19.41亿;其他方面占8.49%,约4.2亿元。

有鉴于收回成本的难度,我会将拍摄电影所需成本消减至最低。这样一来,即使负债也不至于落得无力偿还的下场。(再次特别提醒“很多人根本就不是为了拍电影而拍电影的”,可只要没被欺骗,电影投资其实真是一个非常值得投入的选择。)

我的电影

我的这部电影,暂时连片名也不能公开,因为尚未备案。影片是否备案,已经不影响拍摄制作,这符合相关规定。没去备案的原因是少折腾,能省钱;弊端在于别人抢先用去的话,我就不能用了。

即使对于意向的邀约演员,也只有到了片场才能看到剧本。这是由于无法确定的因素太多太多……毕竟,影片拍摄最大成本其实就是演员的片酬,我把采取的“按比分红”计划称之为合伙人模式。但是,群演/场地等各种劳务费用以及相关开销,肯定要兑现结清的。请人干活不给钱,世上没有这种道理,就算我有口灿莲花的本事,也说不过去啊。

我只能说:这部戏的类型属于农村方言题材的轻喜剧,孩子们的戏份很多……我希望它能够充满乡土气息,属于适合所有人一起观看的“合家欢”故事。

之前也描述过这次拍电影的设备,即《电影器材:血拼618》。需要辩解的是:曾经有过一段时间,全世界都流行用佳能5D2拍摄电影。犹如郝杰的《美姐》,好莱坞动作大片《勇者行动》等等,而我的佳能1DX II要比5D2相机更专业,当然没问题咯。

这篇文字的所有配图,就是我运用该相机实景拍摄的小侄女。

我为什么创作这个故事?

之前,也写过《电影缘起:和孩子们一起过大年》。其实,也不纯粹是为了他们而创作了这个故事。现在,就让我试图从小侄女这个人物入手,来说说电影:小侄女虽然不是主演,但一定会有一个角色。

我们都曾是个孩子,在无忧无虑地挥舞着魔法棒“变变变……”中逐渐长大,然后有了诸多烦恼。

我们曾经认真学习,尔后也很努力地拼尽了全力去用心生活。可结果却是自己越来越不快乐,甚至最终活成了连自己当初都不喜欢的模样。放眼当下,我们这个社会似乎很久都在弥漫着一种自卑和沮丧的气息(崇洋媚外这话是很难听,可现实——看看那些“有能力的人”用脚投票的结果吧)……要知道,我们曾经:在科技领域领先世界几百年,《梦溪笔谈》、《天工开物》等著作就是证明。仅举一个众所周知、最为明显的事例:早在差不多两千年前,华佗就已经发明了麻沸散,在当时已能做肿瘤摘除和胃肠缝合一类的外科手术。他善用麻醉、针灸等方法——华佗为关公“刮骨疗毒”,这个故事作为中国人都不会陌生吧。

我们这个民族,不仅聪明而且勤奋。到了今天,如何振兴我们的文化、医疗、科技等产业,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生命的尊贵和生而为人的荣耀?

也不妨抛开地域性的狭隘视野,放眼世界,反观最初,整个人类所面临的基本问题。或许,就在于:究竟什么样的日子,才是幸福生活。那些仿似隐藏在灵魂深处的忧悲苦恼,究竟有没有解药?如果有,那会是什么?在哪里才能找到?

对于个体而言,且不说能否以自己现有的一切,切切实实创造出这个生命的价值所在,最起码先要思考和面对:如何播种、收割良善的果实,尽量避免无论是来自内部或外部邪恶力量所带来的伤害。

奋勇一生,只为到了最后,告别这个世界之际:会很欣慰地觉得自己没有浪费这个生命,最起码对得起自己所历经和承受的那些苦难。

……

如此种种,无论是在电影里,还是生活中的日常,我都觉得应该分享这些属于人生和生命力的故事。

不弃掬土,方成大山;

不拒细流,海纳百川。

虽然明白这些道理,却依然为自己设定了诸多条条框框。这是由于深知:以我目前的能力,还不敢碰触那些红线(有些钱,不敢拿)。所以为电影筹款的结果,我接受任何一种可能,一切还是随缘吧!

事实上,这部电影,并不是我率先写出来的故事。最先写出来的剧本,是一个颇具历史厚重感的大戏。完成那部戏所需要的成本,目前还不敢奢望。于是转过头来,才想着先做些自己能够做到的。

我知道这一切,非常之难,特别是那些只有真的历经生死之后才能够明白的道理——不知能否“运用镜头语言”叙说清楚,但我会尽力。

最后,我想对有机会参演这部戏的人表白:退一万步来说,即使最后没有赚到什么钱,很多年以后,再回首,必然能够想起这段往事。在漫长且匆忙无趣的生命长河中,也曾亲自演绎过一部电影的角色。

好比说,小侄女实景试镜的短片:五六十年以后,也许我都已经不在这个世界上了,可她依然能够看见“那个下午,日落黄昏,小小的自己和年轻的爸爸在一起……”

但愿她也能够想得起,这是伯伯在旁边用心纪录的美好时光。借此机会,还要郑重地道歉:在短片完成之后,我才发现了“声音不同步”的问题。关于这个技术性问题,是后来经过一番折腾,我才有能力解决掉的。

颇为有趣的是,那天下午在路边,我都没有留意小侄女如何折了一支狗尾草拿在手上——这部电影我最先写出来的主题曲就叫作《狗尾草的依恋》,这难道不像个额外的惊喜吗?

最后一句告白,容我做梦:万一,我讲故事的方式和内容,被大家接受认可了呢?

备注:关于我讲故事的能力,点击“阅读原文”,浏览十多年前所写成三十八万字的长篇小说《烟花缘》。这里分享的豆瓣链接,也曾计划过于此上传全本。可是,这个有着浓郁文青气质的分享平台……还是算了吧,彼此理解一下,大家都要生存下去的。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